日前,首届“滨城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暨第八届“泰达杯”职业技能竞赛——新能源(电动)汽车维修技术赛项在天津市一汽-大众华北基地开赛。来自天津滨海新区11家企业的44名职工选手和来自全国10家职业院校的34名学生选手参加了本次竞赛,最终15队30名企业组选手和12队24名院校组学生选手脱颖而出入围决赛。
聚焦新兴赛道 紧贴产业需求
据了解,此次竞赛重点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需求,对标国家级、世界级赛事标准,设置了理论和实操两个环节,将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维护与高压组件更换、动力电池总成拆装与故障诊断、电驱动总成故障诊断纳入考核范围,要求选手以小组作业的方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比赛任务。
“以往的竞赛我们使用的都是传统燃油车,此次竞赛使用的是插电混动的新能源GTE车型,竞赛内容围绕新能源汽车维修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来设置,比如在断电情况下更换高压组件,这也是和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赛项接轨,最大程度复原汽车实际维护、维修、检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实际操作,真正实现以赛促练的目的。”一汽-大众天津分公司总装车间技术组主管、工会主席高晓旭介绍说。
搭建竞赛平台 锤炼匠心品质
在为期两天的比赛中,院校学生和企业职工同台竞技,互相切磋,“老师傅”与“新学徒”在比赛中一同成长提高,锤炼匠心。
沈朝阳是一汽-大众天津分公司的一名电器维修工程师,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0余年的他,可以算得上是一名有经验的“老师傅”。沈朝阳告诉记者,在一个岗位上坚守得越久,就越能理解“匠心”的独特含义,“比赛考验我们的技能水平,更考验我们平时的积累,我理解中的技能人才就是守初心、有匠心,肯下功夫钻研的人。”参加这次比赛,沈朝阳更看重滨海新区搭建的竞赛平台,“非常感谢滨海新区搭建的平台,和这么多选手同场较量,对我们心理素质、技能水平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以往我们大多是在整车上进行操作,现在将新能源车的零散部件拆分出来搭建台架,考察我们对汽车零部件线路、构造的原理的掌握程度,既是考验也是学习,让我们更系统地了解汽车。我也会把学到的东西分享给同事,大家共同提高。”
来自天津交通职业学院的大三学生花德蕴带着学习的心态来参加此次竞赛。“平台特别好,对学生很有帮助,在竞赛中接触了在学校没有学过的内容,实操水平也有了提升,各位老师傅教会了我很多东西。”花德蕴说。
据悉,围绕滨海新区“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新区深入对接产业、人才需求,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于2023年6月启动了首届“滨城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分行业、分职业、分层次举办12项技能赛事,截至目前已经举办了加工中心操作调整工(五轴联动加工技术)、工业4.0、生物活性物质提取与鉴定、新能源(电动)汽车维修技术、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等6个赛项的比赛,为技能人才搭建学习、交流、展示、提升的平台,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助力新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