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国家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意见,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滨海新区聚焦“8+8+8”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相继成立信创、海水淡化、无人机和新材料、智慧城市、海洋装备、精细化工和新材料、生物制造、互联网新经济、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乡村振兴、新能源、数据安全、数字经济等14个实体经济产业(人才)联盟,租赁、科普、科创服务、供应链金融、海洋文旅5个服务性产业(人才)联盟。
2198家
联盟成员单位151家
高校和科研院所89家
世界500强企业4537名
引进高层次人才近3000个
促成产业链合作项目超1700亿元
涉及资金额为深入落实国家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意见,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滨海新区聚焦“8+8+8”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相继成立信创、海水淡化、无人机和新材料、智慧城市、海洋装备、精细化工和新材料、生物制造、互联网新经济、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乡村振兴、新能源、数据安全、数字经济等14个实体经济产业(人才)联盟,租赁、科普、科创服务、供应链金融、海洋文旅5个服务性产业(人才)联盟。
产业联盟
天津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人才)联盟
人才引育
技术创新
产业集聚
生态优化
天津海水淡化产业(人才)联盟
重点项目签约落地
编制产业发展规划
中国·东疆租赁产业(人才)联盟
发布行业新标准
联合举办新峰会
天津智慧城市产业(人才)联盟
创建“链长制”
融合产学研
引育新动能
天津海洋装备产业(人才)联盟
落地项目
创建基金
合作办学
打造基地
天津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人才)联盟
新项目持续落地
生物制造产业(人才)联盟
成果转化
设立基金
天津市生物医药人才创新创业联盟
建设创新载体
联合培养人才
创新职称评审
天津全域科普产业(人才)联盟
首个公益型服务联盟
科普活跃度全国领先
天津科技创新服务产业(人才)联盟
聚焦科技创新
促进校企合作
强化数字支撑
天津市无人机和新材料人才创新创业联盟
依托试验区开展双招双引
跨界赋能焕新产业模式
天津市互联网新经济人才创新创业联盟
细化联盟内部门类
强化共享共建理念
吸引总部经济企业
天津市航空航天人才创新创业联盟
打造高水平国家大学科技园
推动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天津乡村振兴产业(人才)联盟
融合新兴业态,激活强劲动能
着力提升乡村新基建质量
天津供应链金融产业(人才)联盟
坚持创新导向,强化政策引导
践行共同缔造,深化全面服务
强化科技手段,推动提质增效
天津新能源产业(人才)联盟
瞄准碳中和目标,完善新能源产业链条
围绕产业发展,加快新基建项目建设
天津海洋文化旅游产业(人才)联盟
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推进“五措并举”
天津数据安全产业(人才)联盟
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
建设面向京津冀大数据平台
天津数字经济产业(人才)联盟
“三位一体”运行模式
聚焦数字经济建设的全产业链
产业链规模超4000亿!滨海新区打造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11月11日,天津南港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项目一次开车成功并打通全流程,生产出合格产品;11月15日,先达(天津)海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南港工业区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一体化一期项目正式投产……一段时间以来,滨海新区石化产业捷报频传,这也是滨海新区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滨海新区这片土地曾是我国民族化学工业的发源地。经多年沉淀,滨海新区锚定建设世界一流绿色化工新材料基地目标,绿色石化产业链规模已超4000亿元。01立足优势 滨海新区石化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立足政策和区位优势,滨海新区绿色石化产业发展已进入“快车道”。目前形成了以南港工业区为主战场、天津港保税区临港新材料产业园和大港石化产业园区协同联动的“一体两翼、三区联动”石化产业集群。其中,南港工业区规划面积180平方公里,定位建设世界一流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是京津冀化工新材料基地入海口、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临港新材料产业园规划面积6.29平方公里,形成以渤化园为龙头的氯碱化工产业集群;大港石化产业园规划面积7.27平方公里,着力打造以化工新材料为主导的专业型主题园区。其中,规模效应明显,大批龙头企业云集。石化产业是滨海新区工业规模最大的优势支柱产业,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三化合一”地区。全区共有绿色石化产业链规上企业221家,产业链规模超4000亿元,占全市绿色石化产业链90%以上,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约40%。滨海新区汇集了巴斯夫、PPG、LG化学等全球化工百强,利安隆等一批上市公司以及诚信、金发等重点民营企业,渤化集团有着“千年盐业、百年化工”的历史。目前,已形成从原油开采、加工到化工产品、化工新材料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围绕龙头企业,滨海新区坚持以链招商。在南港工业区,围绕乙烯项目,除了吸引中石化催化剂天津公司等上游企业,还做好乙烯下游的延链补链。如石化产业民营龙头之一河北诚信集团、在南港工业区布局的甘氨酸项目,正抓紧建设,能将乙烯生产中的副产品进一步加以利用。仅以南港工业区为例,目前南港工业区产业体系日益完善,围绕特种烯烃衍生物、先进化工材料、高端精细及专用化学品、高端生产性服务业4大领域,形成了碳二至碳五、高性能工程树脂及复合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电子化学品等10个子链。02创新、绿色 滨海新区石化产业“含金量”不断提高11月19日,南港绿色石化科创中心在中国石油和化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正式揭牌。这是滨海新区创新发展的又一重要成果。滨海新区围绕石化产业链加快部署创新链,绿色石化重大创新平台相继落地,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建成投用,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中海油天津化工设计研究院等8个中试基地加快建设,构建起化工产业从技术创新、概念验证到成果转化的全生命周期科研创新体系。图片滨海新区坚持绿色发展,以南港工业区为例,其定期组织园区绿电交易沙龙,定期邀请市电力交易中心、泰达低碳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绿电政策和交易规则。同时,建立绿电交易公司的资源盘子,为企业提供竞价选择,在市场上寻找适合自己的绿电交易伙伴。2024年,园区预计绿电交易总量约4亿千瓦时,占天津市绿电交易总量的约7%,同时正在与市电力交易中心开展绿电消费试点核算推进工作。同时,南港工业区依托丰富的冷能资源,建设中圣冷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打造全国首个冷能梯级利用示范园区。而随着先达海水淡化项目一期正式投产,南港工业区将成为以淡化海水为工业主水源的化工园区。同时,南港海水淡化项目着力打造绿色零碳海水淡化工厂,依托“分布式光伏+绿电交易”模式,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同时,海水淡化产生的浓盐水计划输送给渤化海晶盐场进行提溴和用于下游盐化工项目,形成“海水淡化—提溴—绿电—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南港工业区获评全国2024高质量发展化工园区,纳入绿色化工园区名录。03优化政策环境 开辟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多年来,以政策赋能,滨海新区区域绿色石化产业获得不竭动力。天津市相继出台《天津市石化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关于支持绿色石化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大力推动了滨海新区绿色石化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提升了产业发展能级,增强了产业竞争力。天津经开区发布的支持化工新材料高质量发展方案,该方案是在全市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结合经开区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实际,从产业链、中试研发、高端人才引入、绿色低碳转型四方面对化工新材料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在政策制定上更加注重为高技术、高附加值、科技成果产业化类项目和绿色低碳转型升级项目的落地提供“真金白银”资金扶持。今年,经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审议,进一步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印发实施。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曾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政策措施提出了推动石化产业向精细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链中高端迈进等支持举措,将更好推进滨海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滨海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滨海新区将持续支持石化领域国有经济与外企、民企合资合作,着重推动绿色石化产业向精细化转型,夯实烯烃子链优势,加快芳烃、先进化工材料、高端精细及专用化学品、生产性服务业等子链向高端化发展,加强科技创新,推进京津冀绿色石化科创资源集聚,培育石化领域新质生产力。聚焦产业创新 南港绿色石化科创中心正式揭牌
11月19日,南港绿色石化科创中心(以下简称“南港科创中心”)在中国石油和化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正式揭牌。目前,南港科创中心建设主要载体已基本建成,众多重大创新平台相继落地,区域产业体系日益完善。构建全周期科研创新体系南港科创中心规划建设科创大楼、实验楼,以及水、电、能源等系统配套,其中,科创中心大楼总用地面积2.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可满足综合办公、分析检测、金融科技、会议论坛、餐饮休闲等多种业态项目入驻需求。科创实验楼总建筑面积5089平方米,将为企业提供研发、小试实验空间。目前项目主要载体已基本建成,科创中心大楼正在进行内部装修、科创实验楼主体已封顶。记者从活动中了解到,南港科创中心作为园区科技创新重要配套载体,按照“一中心、两个基地”的空间布局,规划建设科创综合服务中心、科创实验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构建化工产业从技术创新、概念验证到成果转化的全周期科研创新体系。目前,南港科创中心围绕产业链加快部署创新链,已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相继落地,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中石化石化科学研究院、中海油天津化工设计研究院、中化学科学技术研究院等总投资超60亿元的8个中试基地落地实施。同时,泰达南港集团积极对接中海油研究院、渤化研究总院、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院,与天和盛同位素、灯塔涂料、朝日焊材等生产企业,BV检测、中汽研等检测验证单位以及中国银行、邮储银行等商业服务单位洽谈进驻与合作并促成初步合作意向。目前南港科创中心意向出租率达到45%,逐步形成有生命活力的绿色化工科技创新载体。抢先布局 分段实施“建设南港科创中心主要还是要赋能我们南港绿色石化产业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形成先进技术和成果突破,来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聚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吴家海表示。据悉,此前,滨海新区研究制定了《南港绿色石化科创中心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包括基础优势、总体要求、空间布局、建设任务、保障措施五个部分,谋划了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按照2025、2027、2035年三个近、中、远目标分阶段、分梯次推进实施,并提出了强化科技引领,助力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培育全球领先的绿色石化企业、建设一流绿色石化成果转化基地、搭建京津冀绿色石化创新共同体、营造创新要素融合发展新生态等五个方面19项具体工作任务。吴家海介绍说,下一步,经开区将按照《方案》的总体定位,聚焦南港科创中心建设,从深化协同创新、壮大企业主体和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三方面持续开展工作。经开区将以南港科创中心为重要载体,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强化区域协同开放合作,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加强与天开高教科创园协同联动,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起抓,把握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路径,汇集全球产学研用金服等各类创新资源,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建设优质创新生态圈,激发区域创新创业活力。同时,围绕企业主体创新,经开区将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动央企、民企、外企科创布局,推进国家级高企、雏鹰、瞪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以高水平创新锻造高质量企业,形成一批拥有原创技术、核心技术的科创企业。产业集群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经开区将聚焦烯烃深加工、芳烃、先进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工功能化学品、氢能、绿色能源等重点产业链创新升级的前沿方向,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突破,引领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支撑支柱产业做优做强、战新产业加快发展、未来产业抢先布局,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经开区汽车及高端装备产业规模已超2000亿元
11月4日,全新探岳L亮相仪式在一汽-大众天津工厂举行。据悉,该车型承载着一汽-大众深化SUV市场布局的重要使命,也是一汽-大众持续推进品牌向上、油电共进、油电双智战略的关键一环。天津分公司启动新车型项目改造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党委书记高解放表示,公司针对探岳L的改造项目总投资20余亿元,新增了大量的设备,改造后进一步提升了天津分公司的智能化水平。在产品智能化方面,通过与华为、科大讯飞等企业的合作,在安全性、操作性以及舒适性等方面做到了全面升级。谈及未来规划,高解放告诉记者:“目前,一汽-大众天津分公司已经启动新车型的项目改造,正在进行新增设备规划,同时,企业也在提升工厂人员专业技能、自主调试能力,保障员工掌握新项目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应对挑战。”天津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马建军表示,有幸见证全新探岳L下线投产,一汽-大众天津分公司自落户以来成绩斐然,期待未来一汽-大众能立足天津、立足经开区,将更多尖端技术和先进产品放到区域,经开区也将一如既往地为企业做好管家式服务,继续深化与一汽-大众天津分公司的合作。经开区推动汽车产业焕新目前,天津经开区已形成以一汽丰田、一汽-大众、长城汽车、吉利远程等整车龙头企业为主,大众自动变速器、电装电子、纬湃科技、立中车轮等200余家各类零部件生产和相关服务业企业集聚发展的态势。近两年,通过新项目导入,经开区持续完善产业链布局,汽车及高端装备产业规模已超过2000亿元。此次全新探岳L的引进,同步吸引了富维海拉年产45.8万台套系列车灯生产基地项目和格拉默乘用车座椅智能化生产项目等多个一级供应商项目落地泰达,进一步完善了区域汽车产业配套。据了解,未来,天津经开区将持续推动汽车产业焕新,朝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方向升级,打造智能车生态园、智能座舱生产基地,并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地区汽车芯片产业集群化发展。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推动《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国办发〔2023〕37号)任务落实,加快天津市专利转化运用措施专项行动实施,促进高校院所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加强培育原创性颠覆性知识成果,以知识产权高质量服务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如下措施:一、助力高校科研院所新质生产力开发与转化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通过“揭榜挂帅”、“专利入股”、“合作攻关”等有效方式构建深度的产学研融合机制,实现重大技术的创新突破。支持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天津滨海高新区内开展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对接专利转化资源库,向企业及时匹配推送重点产业领域、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可转化的专利数据,支持高校科研人员、海外高层次人才在天津滨海高新区创新创业,围绕新质生产力专利成果转移转化。二、以专利产业化巩固专精特新优势领域围绕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和发现一批弥补共性技术短板、具有行业领先优势的关键技术,在必要环节和领域打造高价值专利组合,培育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迅速形成产业竞争优势。加快推进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工作,引导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等符合条件的主导产品通过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试点平台备案。三、做强新质生产力知识产权金融供给充分发挥知识产权风险补偿资金池作用,引导银行、风投基金、担保、保险等机构与企业开展金融对接,推动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鼓励企业、机构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融资租赁业务、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服务专利成果的运用与转化。四、拓展新质生产力知识产权场内外交易完善知识产权交易模式与数据知识产权交易体系,鼓励企业开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工作,推动知识产权资产入表。设立新质生产力知识产权交流促进中心,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通过滨海高新区拥有的各种平台、渠道及对接活动,活跃新质生产力知识产权交易,提升交易的规模、深度和质量。五、探索新质生产力知识产权多元化资本投入机制搭建天津滨海柜台交易市场(OTC)天开华苑园运营中心,打造天津滨海高新区知识产权新质生产力OTC专板,推荐拥有知识产权且符合专板条件的企业入板培育,提供权益管理、融资质押、上市培育等服务。探索以“知识产权服务+认股权”方式入股企业。支持开展企业上市知识产权专项服务,有效降低上市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六、完善高水平新质生产力与知识产权服务生态打造知识产权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心,引导树立以促进专利产业化为导向的服务理念,拓展专利代理机构服务领域,深入开展专利转化运用服务精准对接活动。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优质服务机构等服务单位在天开华苑园搭建知识产权促进新质生产力高校转化、金融服务等系列服务工作站,构建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交流流通、投融资等全方位服务生态。发挥国家专利导航服务基地渠道优势,实现区域、产业专利导航工作需求与业务资源高效匹配和充分互动。加快推广科创中国知识产权云服务平台、商业秘密保护数字引擎平台,实现“应用场景”与“企业需求”的高度契合。七、探索新质生产力商业秘密与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以完善的商业秘密保护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开发与利用,围绕新质生产力的研究成果形成能够确权、保护与维权的完整的商业秘密保护体系。探索算法、软件、信息处理方法等数据知识产权成果保护方式。八、培育新质生产力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队伍培育一批能够有效识别新质生产力、能够有效管理和服务新质生产力、能够有力维权与保护新质生产力知识产权专业化人才。设立新质生产力知识产权培训专班,开展新质生产力知识产权专项服务,提升区域知识产权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阅读原文/下载相关附件请前往:https://www.tht.gov.cn/contents/16973/603759.html
为进一步做好科技型企业服务工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专利成果合理布局,4月24日科服网举办了“知识产权类项目课题申报与专利成果布局能力提升”主题培训活动。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中科和光(天津)应用激光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等33家企业代表参与此次活动。会上,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王涓老师首先就国家及我市知识产权项目体系进行了简要介绍,帮助与会企业梳理知识产权项目主要内容要求与时间节点。然后就项目申报过程中的选题方向、项目书撰写、注意事项等方面分享实操经验。最后对于企业关注的如何提升项目实施与专利成果布局能力这一问题给出了建议。 活动结束后,与会人员与讲师就专利检索、专利分享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未来,科服网将持续开展知识产权、科技成果主题培训活动,为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各有关单位: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绿色低碳工作决策部署,全面支撑“绿色低碳发展行动”,积极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高水平组织实施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重大专项,现面向我市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公开征集我市绿色低碳领域重大技术需求方向、优秀成果建议。一、征集方向1.能源领域:化石能源低碳化利用,LNG冷能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应用,先进储能,氢能开发利用。2.负碳领域:CCUS 与工业流程耦合技术及示范,应用于船舶等移动源的 CCUS 技术,新型碳捕集材料与新型低能耗低成本碳捕集技术,与生物质结合的负碳技术 (BECCS)。3.应用示范:低碳零碳工业园区或校园先进技术集成示范。4.未来方向:前沿和颠覆性的绿色低碳技术。二、征集要求1.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战略部署中有关重大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或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建设等要求。2.以重大经济价值、重大技术瓶颈、新兴产业培育、供应链安全为导向,聚焦需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说明研究目的、意义和必要性,阐明主要研究内容和考核目标。3.揭榜制项目的需求须由重点领域的龙头企业、科技型企业提出,对揭榜单位具备条件、完成时限、产权归属等明确要求。4.项目实施周期2年以上。5.项目研发总投入1000万以上。三、征集时间2024年3月18日至3月31日四、材料报送请各单位依据实际需求填写《2024年绿色低碳领域重大技术需求征集表》(见附件),于2024年3月31日前将加盖公章的扫描件及可编辑的电子版发送至dongxiaoshan@tj.gov.cn邮箱。各单位提供技术需求不限数量,高校以学院为单位推荐。五、联系方式1.天津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联系人:社会发展研究部 董晓珊 联系电话:022-244394022.天津市科学技术局联系人:社农处樊少杰 联系电话:022-58832812附件:2024年绿色低碳领域重大技术需求征集表天津市科技局2024年3月18日
产业联盟
天津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人才)联盟
天津海水淡化产业(人才)联盟
中国·东疆租赁产业(人才)联盟
天津智慧城市产业(人才)联盟
天津海洋装备产业(人才)联盟
天津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人才)联盟
生物制造产业(人才)联盟
天津市生物医药人才创新创业联盟
天津全域科普产业(人才)联盟
天津科技创新服务产业(人才)联盟
天津市无人机和新材料人才创新创业联盟
天津市互联网新经济人才创新创业联盟
天津市航空航天人才创新创业联盟
天津乡村振兴产业(人才)联盟
天津供应链金融产业(人才)联盟
天津新能源产业(人才)联盟
天津海洋文化旅游产业(人才)联盟
天津数据安全产业(人才)联盟
天津数字经济产业(人才)联盟
*免责声明:供需对接信息来源“科创网”,准确性请自行核实,本网站不承担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