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赛事成果丰硕
今年“智汇滨海”人才节通过打造全链条赛事体系,精准匹配产业需求的引智引擎。构建起“领军赛+创客赛+境外赛+揭榜赛”体系,紧扣产业痛点,将企业“卡脖子”技术攻关需求与市场导向的成果转化机制相结合,推动生产要素重组优化。
四大赛事共吸引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全国超百座城市的近7000个团队参赛,其中包括来自剑桥、麻省理工、清华、北大等全球千余所高校的1.5万余名青年人才。
本次大赛,在创新创业大赛中新增 AI等未来产业赛道,吸引1177个项目报名参赛,与现代服务业、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赛道形成多元化创新格局。创客人才赛吸引3038个项目报名,2692个通过审核,同比增长33%。
大赛首次举办创客人才地区赛,在北京、西安、杭州等人才聚集城市组织初赛路演,挖掘优质跨省项目合作。地区赛筛选确定144个项目参赛,其中孵化阶段和产业化阶段的参赛项目87个,为产业发展储备一批高成长性项目资源。
同时,拓展境外人才赛线下赛事至新加坡、德国,线上赛事落地香港,深化滨港合作。境外人才赛三场决赛超半数项目聚焦智能科技、AI等前沿领域,超过90%的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6个项目已获种子轮至B轮融资。
另外,大赛还升级引才揭榜赛,发布引才引智“双榜单”,建立张榜揭榜“双通道”,实施优秀项目举荐“直通车”机制,成功招募77个发榜项目,涉及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总榜金额高达3.7亿元,吸引53个多元主体揭榜应征。引进清华欧阳明高院士团队等顶尖力量解决企业难题,形成“需求导向—智力对接—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
大赛评审,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著名心血管研究领域专家何国伟表示,本次大赛评审突出前沿性、可行性、实用性,参赛选手和申报项目整体质量高,人才节汇聚了大量来自全国的人才,活动呈现了规模扩大、领域拓展、深度加强的趋势,展现了多学科、多领域“全面开花”的特点。
在“人才荟”现场,四大赛事的获奖人才逐一揭晓,并获得表彰与奖励。其中,“玻璃/陶瓷基板覆铜”项目获得今年创客人才大赛唯一一个特等奖,该项目克服了原本集成电路板塑料电子基板耐温性和线路密度不足的世界性难题。
巽霖科技首席执行官甄真告诉记者:“参加本次对企业的后续发展,包括融资竞争、企业资质和人才招引等方面有很多助力。目前,企业已获得近亿元投资,30万平方米全自动生产线加速建设,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超1.5亿元。”
重磅举措引凤来栖
在“人才荟”现场,5个落地先锋项目分别与开发区签约。其中,天津得川石化有限公司,在“石脑油综合利用项目”中投资达14亿元,预期产值近78亿元;沄翮新材料(Feasurge New Material)专注植物基 相变材料研发生产,落地生态城后预期产值达5亿元。
两个引才揭榜赛获奖项目的张榜方和揭榜方也进行了签约,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中国银行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行、天津农商银行滨海分行分别与优质项目签约。
会上,两项重要举措在人才荟上重磅发布。其中,《“兴滨雄”“通滨雄”人才共享服务指引》,由北京大兴区、通州区,河北雄安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共同推出。该指引涵盖了评价互认、柔性合作、培训交流、创赛赋能、文化旅游、医疗健康、便捷出行等九大共享服务领域,通过集成礼遇资源,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将进一步激发三地人才的创新活力。
同时,天津市人工智能(人才)创业投资基金正式发布,该基金为本市首支产业细分领域人才创投基金,目标规模10亿元,聚焦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模型层及应用层全产业链条,重点投资高成长性优质人才科创项目。?
滨海新区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区将坚持诚挚爱才、服务人才,不断构建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优化‘鲲鹏计划升级版’,充分释放‘人才服务证’政策效能,通过优化全周期服务生态,构建人才发展的制度保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