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
+
当前位置: 首页>最新资讯

滨海新区6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发布日期: 2024-06-27 08:37   |   来源: 滨海发布   |  
字号: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共评选出250个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39项。此次,滨海新区高水平成果共获得6项国家科技奖,其中,技术发明奖2项(二等奖),科技进步奖4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获奖成果“津”彩十足

    此次,中国海油“‘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开发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渤海伸展-走滑复合断裂带深部油气勘探理论技术创新与重大发现”两个项目分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津膜科技“新型膜法水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深之蓝“深海影像探测关键技术装备与应用”获得技术发明二等奖。天津科技大学、泰达洁净“聚合物熔体纳米纤维绿色高效制造技术及应用”获得技术发明二等奖。

    以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新型膜法水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为例,该项目历经十余年攻关,取得新型膜分离原理、膜材料制备、膜法水处理及膜固废后处理全链条技术与工程创新,水平国际领先。

    在这个项目中,研发团队成功开发了兼具渗透性与选择性、高抗污染和高稳定性的水处理膜材料及其制备关键技术,突破膜材料制备与膜技术应用中的一系列难题,有效发展了相应的废水处理集成技术与工艺,通过创制先进膜材料与膜法水处理关键技术,一举打破国外高端膜产品的垄断,推动我国膜材料与膜工艺的革新更进一步。

    据介绍,天津经开区企业津膜科技在该项目中负责长效水处理膜材料制备技术、高效集成分离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工作,研制出高性能污水处理用膜和膜组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并开发出膜法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工艺。如今,产品已在青岛、上海、深圳等多个地区实现工程示范应用,一批产品和装备也已出口至美国、巴西等国家和地区,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滨城”企业主体地位凸显

    总览获奖名单,滨海新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优势凸显。滨海新区6个获奖项目全部为科技企业参与。

    其中,由新基建“国家队”打造的世界级工程格外亮眼。由中海石油自主研发的“深海一号”,建造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实现3项世界级创新、运用13项国内革新技术,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具备超深水油气自主开发能力的国家,而中交一航局全程参与设计建造的“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该桥全长55公里,可实现香港、珠海、澳门三地交通无缝连接,成为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长跨海集群工程,也是集“设计、施工、研发”于一体的超级工程,被誉为“当代桥梁建设的巅峰之作”。

    此外,滨海新区未来产业标志性科技成果也在这次取得了新突破。在深海探采未来技术领域,滨海新区两项引领性科技成果获奖。一是油气勘探理论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渤海伸展-走滑复合断裂带深部油气勘探理论技术创新与重大发现”历经10余年产学研一体化攻关,攻克了伸展-走滑复合断裂带深部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技术这一世界级难题,实现渤海深部原油勘探重大战略突破,发现了以渤中26-6为代表的7个亿吨级油田,支撑建成了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二是突破深海影像探测关键核心技术。“深海影像探测关键技术装备与应用”围绕深海探采未来技术和影像探测需求,攻克了深海影像复原增强、暗弱目标智能识别、极端环境耐压密封等关键难题,研制了我国首批全海深系列相机等多型涉水影像装备,实现了看得清、定得准、潜得深,并具备连续作业能力,成功应用于深海科考、资源开发、水下安防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