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
+
当前位置: 首页>最新资讯

本市AI产业为发展注入智慧动能
发布日期: 2024-06-25 08:36   |   来源: 津滨海   |  
字号: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2023年,全市两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指数达到108.5,居全国前列

    ■ 围绕智慧城市、智慧港口等13个重点领域,本市每年发布“100个标杆场景”“100款优秀产品”

    ■ 本市开放智能网联测试道路里程超过1600公里,累计完成5万公里接驳服务和25万公里配送服务

    ■ 2023年,本市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


    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于6月20日至23日在津举办。创新是本届博览会参展企业的共同特质,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模型展团”凸显“新”看点,40余个知名大模型集体亮相,全面展示赋能千行百业的成效。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本市人工智能产业凸显“赋能效应持续显现”“应用场景加快构建”“产业能级不断提升”“技术底座巩固夯实”四大发展特质,正加速赋能新型工业化,形成新质生产力。

    赋能效应持续显现

    博览会期间,滨海高新区企业中科曙光围绕“建、用、生态”三大维度,展出全系产品与解决方案,在算力应用方面带来了涵盖“100+关键场景应用”的“AI模型仓库”与“国产工业数字全栈平台”,可一站体验AI大模型的测试与应用。

    这正是本市人工智能“赋能效应持续显现”的一个缩影。据了解,通过政策放大引导,天津有力驱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了中科曙光、中汽数据、宜科自动化等21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累计建成一汽丰田新工厂、丹佛斯、海尔等316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其中11家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联想天津创新产业园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最佳工艺排布,每9秒即下线一台笔记本电脑,年产量超300万台;忽米网打造我市自行车行业“产业大脑”,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中采购、协同制造,提升全行业发展水平。2023年,全市两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指数达到108.5,居全国前列。

    应用场景加快构建

    “应用场景加快构建”是本市人工智能产业的另一特质。博览会期间,天津港集团联合华为公司发布《港口数字化转型白皮书》、港口大模型PortGPT1.0、全球首座港口全液冷超充站3项数字化转型成果,大力推进世界一流智慧港口升级版建设,全面推进港口数字化转型的新实践。

    据了解,本市已获批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成为国内唯一拥有“双先导区”称号的城市。围绕智慧城市、智慧港口等13个重点领域,本市每年发布“100个标杆场景”“100款优秀产品”,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纵向深化和横向探索。在智慧城市领域,中新天津生态城打造全场景智慧“城市大脑”,入选国家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为智慧城市创新贡献了“天津方案”。在智慧港口领域,天津港借助5G、大数据、数字孪生技术,打造了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综合效能提升40%以上,实现港口整体智能化水平跨越式提升。在智慧交通领域,本市开放智能网联测试道路里程超过1600公里,累计完成5万公里接驳服务和25万公里配送服务,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产业能级不断提升

    博览会期间,麒麟软件发布了多项创新成果,并与信创海河实验室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国产操作系统技术攻关、生态打造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这也正是我市人工智能“产业能级不断提升”的一个印证。

    据介绍,本市人工智能产业链条完善,打造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CPU—操作系统—数据库—整机服务器—外设终端—超级计算—信息安全”产业链条,占据国产通用操作系统、CPU和数据库的“半壁江山”,飞腾—麒麟“PK”体系成为主流技术路线,人工智能产业布局完整。同时,优质企业加快聚集本市:联想天津创新产业园、华为天津总部、中芯国际大二期等重大项目加速投产,成为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云圣智能无人机、伽南人形机器人、蘑菇车联智能车等一批新应用、新业态持续涌现,人工智能企业梯度培育格局加速形成。此外,本市积极推进产业聚集,依托各区特色优势和资源禀赋,高水平建设中国“信创谷”、“北方声谷”、智汇谷、天津软件园等承载区,产业集约集聚发展态势巩固拓展。

    技术底座巩固夯实

    产业升级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底座巩固夯实”极为重要,这也是本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新特质之一。尤其在滨海新区,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麒麟操作系统两次获评国务院国资委“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飞腾FT系列芯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海光“深算”系列DCU产品性能接近国际主流水平。算力算法算据供给取得新提升:统筹布局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算算力,算力总规模达到5300P(按照FP32格式);国家超算天津中心百亿亿次超算“天河三号”完成规模部署,为我国大飞机、航天器等重点研发任务作出突出贡献;“360智脑”“蜜度文修”“天河天元”等通用大模型,“海河·谛听”、天士力“数智本草”、菲特“菲凡”等垂类大模型持续涌现,与现有操作系统、软件、智能硬件的互通互嵌度不断提升;部署“天翼云”“联通云”“移动云”等一批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4个数据中心入选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获批建设全国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相继落户,有力提升我市人工智能基础研究能力和水平……

    加快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2023年,本市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市将以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发展质效,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一是实施产业基础提升行动,推进核心芯片和底层软件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础。二是实施支撑平台搭建行动,建设自主、开放的人工智能算力、算法、算据服务平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实施智能终端扩增行动,丰富智能传感器、机器人、整机服务器等产品供给,满足重点行业发展需求。四是实施跨界融合深化行动,支持垂类大模型研发应用,在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深化与智能网联车融合发展,深耕自动驾驶、车路云一体化等新技术新应用;推动在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领域应用,提升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商业火箭和卫星智能化水平。